作为小学科学老师,每次讲到“晕车”相关内容,总觉得文字和图片太枯燥。直到用秀展网做了一次MG动画课件,学生们眼睛都亮了——原来复杂的生理原理,能靠动画讲得这么明白。今天就以“为什么我们会晕车?”为例,分享趣味动画课件的制作思路,新手也能跟着做。 第一步:拆解知识点,避免“信息过载” 做课件前,先把“晕车原理”拆成3个小模块:一是“耳朵里的平衡器官”(半规管和耳石),二是“眼睛看到的画面”,三是“大脑接收到的矛盾信号”。比如“半规管”不用讲太多解剖术语,重点说它“像三个装满液体的小管子,能感知身体晃动”就行。 我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