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我的草稿
{{uName}}
首页 我的草稿 模板中心 帮助中心 关于我们 会员特权 {{'素材管理后台'}} {{'审核模板'}} 退出登录 登录

台中市植物園动画

设计师 : 淡藍色

关键词 : 动画短片制作

描述信息:"台中市植物園 小組成員:顧承軒.楊為荃.蒲建安.黃丞廷.張豐襼 五年四班 " "目錄 1……科博館植物園 2……科博館植物園外側 3......園區導覽 4……熱帶雨林區 5......北部低海拔區 6……中部低海拔區 7…..南部低海拔區 8…...季風雨林區 9…..隆起珊瑚礁區 10…..蘭嶼區 11…..海岸林生態區 12…..台東蘇鐵生態區 13……臺灣原豆科藤蔓展示區 14…..多肉植物園 15…..低地沼澤區 16…..蘭科植物介紹 17…..心得感想 " "科博館植物園 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中,共設置了幾個與植物相關的展示研究區,包括有藥草園、植物公園的八大戶外展示區與熱帶雨林溫室,是來到台中旅客不能錯過的一大景點。   占地約4.9公頃的植物公園,以臺灣低 ...... 資料來源:http://4032.travel-web.com.tw/ " "科博館植物園外側 棕櫚科植物的生長形式非常獨特而與眾不同,樹幹高聳不分枝,由地面的基部到長葉的頂端,上上下下幾乎都是同樣的粗細。樹幹的頂部插著成叢聚集的大型葉子,有的葉子像手掌狀,有的像羽毛狀,這種特殊的造型加上大部分種類都生長在溫暖的區域,給人的印象是熱帶的風情,因而受到大部分人的喜愛,成為世界性的重要景觀植物。位在熱帶邊緣又被捲入世界潮流漩渦中的台灣,自然無法免俗,庭園、公園、道路處處可見它們的蹤影。 資料來源 http://e-info.org.tw/topic/plant/2004/pl04072101.htm                                                      " "園區導覽    占地約4.9公頃植物公園,以臺灣低海拔具有的特色生態和熱帶雨林為展示主題,細心挑選仔細檢視臺灣本土具有代表性的幾個生態區造景,並表現景觀的趣味及特色。共計有:隆起珊瑚礁生態區、蘭嶼生態區、海岸林生態區、臺東蘇鐵生態區、北部低海拔生態區、中部低海拔生態區、南部低海拔生態區及季風雨林生態區等八個區域,選植各式喬木、灌木、草本、蕨類等原生植種,全園區(含溫室)合計超過800多種植栽 資料來源www.nmns.edu.tw/nmns/04exhibit/BotanicalGarden/guide/index.htm " "熱帶雨林溫室 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兩側,依據T. C. Whitmore(1990)對雨林的定義,以氣候條件來看,典型的熱帶雨林年均溫需高於18℃,或是最熱月份與最冷月份平均溫度不超過5℃,年雨量介於2000至4000公厘,而且每月至少有超過100公厘以上的降雨,高溫、高溼、多雨,沒有明顯的季節變化和乾溼季節,是典型熱帶雨林最主要的氣候特徵。 資料來源: www.nmns.edu.tw/nmns/04exhibit/BotanicalGarden/guide/RainForest.htm " "北部低海拔區 這片全年多雨潮溼的區域是楠木類的天下,清初郁永河便記載「有巨木裂土而生,兩葉始蘗,已大十圍,導人謂之楠也。」,而且是「樹木深蔚,不見天日」。但從漢人入主臺灣後,大量砍伐此類植物應用,原是優勢樹種的楠木類因而越來越少,目前多只能見到一些次生樹種。溼氣重的溪谷以耐陰耐溼的大葉楠、豬母乳、水金京、牛乳榕、樹杞等為主。此外,蕨類植物資源十分豐富,筆筒樹、臺灣樹蕨、鬼桫欏、臺灣桫欏等大型蕨類在溪谷中常可見到。植物園裡,除了可以看到上述亞熱帶闊葉林的植物外,園區地勢較高的大草坪邊緣,呈現的是東北季風直接掠過的山脊稜線植被,以大明橘、青剛櫟、大頭茶為優勢的植物社會。 資料來源: www.nmns.edu.tw/nmns/04exhibit/BotanicalGarden/guide/NorthernLlowlands.htm " "中部低海拔區 在臺灣如果要尋找落葉,中部低海拔山區是一個絕佳的地點。這裡夏季雨量充足,而且不像南部那麼酷熱,樹木生長旺盛。而10月到隔年1月有長達數個月的乾旱,許多植物以落葉方式度過乾季,因此蘊育出乾地落葉林的特殊景致。但是由於過度的開發,現在僅剩下臺中大坑及中興嶺等處有比較完整且具代表性的森林。 資料來源: www.nmns.edu.tw/nmns/04exhibit/BotanicalGarden/guide/CentralLlowlands.htm " "南部低海拔區 清康熙36年(西元1697年)浙江人郁永河開始他在臺灣採硫磺的行程。在他筆下,臺灣是個「稻米有粒大如豆者」的地方,但因北回歸線從嘉南平原經過,受到亞熱帶高壓帶下沉氣流的影響,地表蒸發量大於降水量,加上冬季東北季風的水氣受到中央山脈阻隔無法下降於此,造成10月到隔年2月的五個月有明顯的乾旱,使得此區「實平壤沃土,但土性輕浮,風起揚塵蔽天」。表現在植物相上的則是只有在較溼的地方有較多的樹木生長,呈現熱帶季風林的景觀。 資料來源: www.nmns.edu.tw/nmns/04exhibit/BotanicalGarden/guide/SouthernLowlands.htm " "季風雨林區 當強大的東北季風從太平洋帶著旺盛的水氣來到這個稱「臺灣尾」的恆春半島時,特殊的氣候讓出現在熱帶、亞熱帶或溫帶森林的樹種,被「壓縮」出現在南仁山500公尺的海拔落差內。東北季風年復一年的吹拂下,迎風坡的森林裡,樹木只有3~5公尺高,樹林間常可以看到小孔隙,森林層次只有樹冠層跟草本層,植物生長密集,但是種類少。背風坡的森林,樹木可以長到15~20公尺,種類繁多,以濃淡不同的綠色樹冠連接成一條綿密的綠色長龍,森林層次比迎風坡複雜。 資料來源: www.nmns.edu.tw/nmns/04exhibit/BotanicalGarden/guide/MonsoonRainForest.htm " "隆起珊瑚礁區 讓這位未來的自然學家驚奇的石頭,其實是一種石灰岩,是海裡的珊瑚礁經地質變動所形成的,常可以在其間發現珊瑚、貝類等的遺骸,經過多年風吹雨淋及植物演替,常形成一種特殊的森林生態系--隆起珊瑚礁區,或稱為高位珊瑚礁。 資料來源: www.nmns.edu.tw/nmns/04exhibit/BotanicalGarden/guide/CoralAtoll.htm " "蘭嶼區 晨曦初露,從臺灣東南邊往日出的方向望去,一個朱紅色小島浮現在波濤之上。這個島,人們把它稱為「紅頭嶼」。島上有一群人,他們自稱「達悟」(Tao),傳說自己是大森山巨石與西南方海岸竹林的後裔,在這個島上過著簡約而知足的生活。   「紅頭嶼」位在臺灣、琉球和菲律賓之間,島上植物種類非常豐富,民國35年,更因盛產蘭花而改名為「蘭嶼」。但達悟族人(註)還是沒有改變,過著以自然變化為依歸的生活。 資料來源: www.nmns.edu.tw/nmns/04exhibit/BotanicalGarden/guide/OrchidIsland.htm " "海岸林生態區 海岸植物中熱帶海岸林最有特色。許多植物的種實構造中富含纖維質或空腔,可以浮在水面上。這些植物利用海流為動力,打破地理阻隔,因此與印度洋、太平洋許多地區的海岸林植物相當類似。臺灣幾乎是此種熱帶「海漂林」的北界,在植物地理上具有特殊意義,但目前僅殘存在墾丁國家公園內香蕉灣一帶長約1.5公里、面積約28.48公頃的區域內,林相尚稱完整,已被劃為「香蕉灣生態保護區」。 資料來源: www.nmns.edu.tw/nmns/04exhibit/BotanicalGarden/guide/LittoralForest.htm " "臺東蘇鐵生態區  從目前發現的化石資料來看,蘇鐵科植物曾經與恐龍共同生存在距今兩億兩千五百萬年到一億三千六百萬年前的中生代,也就是我們熟知的三疊紀、侏羅紀到白堊紀。後來因為地球氣候及環境的改變,大部分的蘇鐵都滅絕了。現存的蘇鐵屬大約只有30種左右,涵蓋於喜馬拉雅山東南、印度南部、中國及日本的南部、馬達加斯加、非洲大陸東岸、澳洲北部及東北部和部分太平洋小島上。蘇鐵的精子跟蕨類植物一樣有纖毛可以泳動,這是除了銀杏外的裸子植物所沒有的現象,因為蘇鐵保留了比較原始的特徵,所以被稱為自然界的活化石。 資料來源: www.nmns.edu.tw/nmns/04exhibit/BotanicalGarden/guide/TaitungCycads.htm " "臺灣原豆科藤蔓展示區 有一群植物,無法依靠自己的力量頂立於天地之間,卻又不甘蟄伏於地面,於是便利用其他植物往上爬,我們稱這些植物為蔓藤植物。比起其他植物,蔓藤植物的葉片通常集中生長在植物體的上半部,節與節之間的距離較長,輸送水分的導管明顯增大,而且葉的生物量比相同直徑粗的樹木更大。 資料來源: www.nmns.edu.tw/nmns/04exhibit/BotanicalGarden/guide/vine.htm " "多肉植物園 說起美國西部,人們的印象不外是黃沙、牛仔、仙人掌。因此當來自美國西部亞利桑那州的矽化木,遠渡重洋來到植物園定居時,我們為了撫慰這些見證時空流轉的植物化石的思鄉之情,就以美國當地原產的多肉植物作為庭園配置的主要材料,完成了這個多肉植物園。   這個以仙人掌科和龍舌蘭科植物為主的區域裡,您可以看到多肉植物形形色色的形態變化。以仙人掌為例,您可以看到具有與一般植物相同葉片的木麒麟類仙人掌、葉子退化成棍棒狀的仙人掌,還有完全沒有葉片的柱狀或球狀的仙人掌,而這三群植物正代表了仙人掌科所含的三個亞科。 資料來源: www.nmns.edu.tw/nmns/04exhibit/BotanicalGarden/guide/Succulent.htm " "低地沼澤區 臺灣地處亞熱帶,氣候溫熱潮溼,中央多高山而四周多平野,雖不見大澤巨川,卻也沼池棋布,溪河交錯。早期的臺灣低地平原,其實是水塘、芳澤處處。隨著社會的轉型,低地的水塘與芳澤漸成阡陌良田,另一種「原住民」--水生植物,卻一株株、一片片地消失。臺灣原生水生植物的悲歌,一直都被工商業的隆隆發展聲淹沒,求生的吶喊卻從來沒有感動多少的聆聽,許多物種,在還沒被發現之前,其實就已經滅絕了。 資料來源: www.nmns.edu.tw/nmns/04exhibit/BotanicalGarden/guide/wetland.htm " "蘭科植物介紹 蘭花是蘭科植物的通稱,這群植物既特殊又迷人,不開花時像是不顯眼的草,開花時則馬上變成眾所矚目的焦點,說它們是植物界中最亮麗耀眼的一群,一點也不為過。   除了極地,地球陸地上都可以找得到蘭科植物;不過,大多數蘭花的分布集中在熱帶,因為大部分蘭花喜歡溫暖、溼潤、通風、排水良好及有散射光線的環境,熱帶森林的氣候溼潤,雨量豐富,又有適當的蔽蔭及充足的腐殖質,加上樹木本身是附生蘭良好的寓所,因此熱帶雨林成為蘭花最佳棲身之所。 資料來源: www.nmns.edu.tw/nmns/04exhibit/BotanicalGarden/guide/orchid.htm " "心得感想 謝謝老師幫我們找資料,讓我們能順利完成這份簡報,也謝謝各位隊員盡心盡力的去做自己的工作 "

相关作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