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我的草稿
{{uName}}
首页 我的草稿 模板中心 帮助中心 关于我们 会员特权 {{'素材管理后台'}} {{'审核模板'}} 退出登录 登录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动画

设计师 : 咖啡因

关键词 : 生日祝福动画制作

描述信息:"创新教师教学理念 实现学生职业发展 徐小贞、马俊波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 "提纲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高职公共英语的课程体系设计 高职公共英语的微观课程设计 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实现学生职业发展 " "一、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1.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问题 1)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目标错位,高职教育的特点未能充分体现。 2)高职公共英语过分注重基础,未能考虑高职学生的就业需求。 3)高职公共英语应用性不强,培养的学生不能有效地应用英语。 4)高职公共英语应试倾向严重,不利于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 " "1)重点课题 ① 职业性是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 ②实践性是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实现方式。 ③综合能力的培养是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目标。 ④高职公共英语的评估体系应能满足上述要求。 2. 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对策 " "2 )基本思路 ①继承(语言教学理论、高职英语教学实践) ②借鉴(本科英语教学改革,基础教育英语教学改革) ③统筹(高中、中职、本科、专业硕士) ④前瞻(中国企业的海外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 ⑤创新(职业教育理论) " "3) 十大要素 ①突出职业特色 ②突出应用能力 ③兼顾层次差别 ④协调各级教学 ⑤完善评估体系 ⑥完善学习内容 ⑦学时与学分制 ⑧信息技术及教学模式 ⑨师资培训 ⑩中国背景与国际趋势 " "4) 一个全新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体系 " "二、高职公共英语的课程体系设计 1. 高职教育的发展动力 1)社会需求 ① 主要表现:经济发展需求,劳动市场需求 ② 具体表现:工作岗位的需求 " "2)职业发展 初学者 高级初学者 有能力者 熟练者 专家 中职 高职 (本耐&德莱福斯 转引赵志群,2009) " "2.高职公共英语教育的发展动力 1)虽是一门文化基础课,最终还是为专业学生在将来工作岗位上的涉外交际服务。 2)反映学生将来职业发展的逻辑规律,反映工作岗位对从业者在英语方面的具体要求。 " "3. 高职学生的职业发展与岗位需求分析 (以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为例) 艺术设计从业者 艺术设计师 艺术设计家 职场英语 行业英语 专业英语 专业研究中的 英语交际 工作过程中的 英语交际 商务活动中的 英语交际 艺术设计职业发展 职业英语课程 英语职业技能 " "4.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设计中的几个要素与处理原则 1) 几个要素 ① 外语课的文化特征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为就业、创业和转岗能力服务 为终身学习打基础 (余祖光,2008) ②行业与英语的关联度 ③行业与小语种的关联度 " "2) 处理原则 ① 课程和课时由相关度确定的原则 ② 必修+指定选修+任意选修的模式 ③ 模块化设计的原则 ④ 职业和素质相结合的原则 " "必修 选修 5.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体系 职场篇 行业篇 专业篇 素质篇 职场英语 行业英语 专业英语 素 质 英 语 " "三、高职公共英语的微观课程设计 1.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理论 " "行动领域归纳 -- 根据能力复杂 程度整合典型 工作任务形成 综合能力领域 工作任务分析 -- 根据工作岗位 或岗位群实施 典型工作任务 分析 学习领域转换 -- 根据职业成长 及认知规律重 构行动领域转 化为课程 学习情景设计 -- 根据职业特 征及完整思 维分解学习 领域为学习 单元 工作任务分析 课程门类设置 教学设计实施 (姜大源,2009) " "2. 工学结合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开发 (以新《新职业英语》系列教材为例) 1)工作任务分析和行动领域归纳 ①开发主体 " " ② 艺术设计典型工作过程和主要工作任务分析 " "2)学习领域和学习情景的设计 ① 学习任务设计 " "单元 工作流程&语言技能 1 设计接洽 实力展示 客户接待 需求分析 报价及工期进度安排 合同签署 阅读A 听 & 说 阅读 B 实用写作 模拟套写 公司简介 公司相关人员约见、接待客户,客户询价、进度咨询 客户通过电子邮件表达设计需求 通过电子邮件回复客户需求 签署设计合同 ② 专业学习情景 & 语言学习情景 " "课内 阅读A 听 说 阅读B 写 项目 课外 词汇 语法 语音 语言技能 语言知识 职业技能 输入 输出 输入 输出 ③学习任务展现 " "④ 微观课程设计小结 内容选择:以过程性知识为主,以陈述性知识为辅;以经验和策略知识为主,以事实、概念和论证的知识为辅;“怎么做”和“是什么”,少管“为什么”。 内容排序:关注工作过程的构成要素而不是知识的构成要素;关注知识的运用,而不是知识的储存。 " "四、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实现学生职业发展 1. 权威观点论证 1)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必须融入以下要素: ①产业要素 ②行业要素 ③企业要素 ④职业要素 ⑤实践要素 (马树超 范唯,2008) " "2)世界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表明: ①职业教育的课程应该从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出发; ②职业教育的课程应该强调能力本位; ③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要求企业与学校合作; ④工作过程是职业教育课程实践与理论整合的路径、手段和结构; ⑤模块课程的灵活性对实行弹性学制、学分制很有参考价值。 (姜大源,2008) " "2.工学结合课程的创新点 1)廓清了知识的解构与重构的关系,有利于知识与技能的整合 ①知识在数量上没有变化,在排序的方式上发生变化; ②不是知识的空间位移,而是在工作中的融合。 2)厘清了工作的变与不变的关系,有利于解决行动与思维跃迁的问题 ①通过对现实具体的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设计,把握具备职业特征的工作要素(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环境),进而掌握完成工作过程思维的六步骤(咨询、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 ②通过对完整的思维过程的掌握与迁移,去应对未来变化了的具体工作过程。 3)理清了技术的潜在与实在的关系,有利于解决技术与技能互动的关系:通过形式上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设计获取实质上思维的工作过程。 (姜大源,2009) " "3.职业教育理念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创新点 1)关于课程开发 ①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时,首先考虑的是学生将来职业发展的轨迹,同时兼顾职业发展主要阶段中的工作过程; ②在专业学习情景之后应该增加一向语言学习情景的转化过程,最终实现语言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统一。 2)公共外语课工学结合的内涵 ① 目标上:学以能用 ② 内容上:学以致用 ③ 方式上:双语教学,实训室,顶岗实习,国外访学 " "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蓝图,怎么描绘都不过分; 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温家宝 " "junboma@126.com 26019258 "

相关作品推荐